品牌由“内容+渠道+时机”三个核心点构成,无论是什么传播环境下,内容都是核心。当然,在当下时代,内容形式会更加丰富,并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,一个广告语,一段文案。而是比理解中更为宽泛,可以是文字、视频,也可以是企业文化、品牌定位、甚至老板语录,这些统统是内容。相比内容,渠道的变化其实比过去更为模糊。至于时机,其实更多讲的就是传播中的变量,有时能借势,但更多时候,时机不是人为可控,比如政策、比如行业趋势成熟期等等。
所以,内容+渠道+时机,三者来看,内容是核心,对此所有品牌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创作;时机则是看准趋势,有些则是可遇不可求的;而品牌渠道,则是企业需要深挖和相对可控的点。
那么如今的传播环境,渠道对品牌而言有哪些变化?
一、渠道不是一成不变的
过去我们会说电视台广告、户外广告、地铁广告、报纸广告软文、线下新闻发布会等等,这些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。至于后面的演变,则是有了微信微博、抖音快手、小红书等等,但其实这些渠道称不上创新,只能说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理解。
真实的环境是,到处都是品牌的营销渠道,买本书会有书签和其余书籍推荐,快递柜会包装成其他产品的营销广告;即便快递包装,也被品牌利用起来。据统计,在这个时代,一个人一天,至少要接触5000个以上的不同品牌,这些品牌其实很多并不是在传统意义的渠道上出现的。任何用户能接触信息的展示面,无论是视觉、听觉、还是味觉上的,其实都是渠道。
企业要做的也就是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进行适合自己品牌的创新。
二、渠道创新的目的是为结果服务
渠道的创新,是为结果服务的,比如车厢环境,是为了更好的传播、关注和曝光效果。要明确一点,所有渠道的选择,是因为受众在那里,所有的创新,是为了有更好的效果。不是跟公司交待,我投了地铁、我投了车厢,而是说我要获得什么结果,这个渠道这样做,可能会实现这个效果。
三、明确用户群在哪
对于品牌而言,精准流量永远强于泛流量。这个时代,流量是千变万化的,用户的注意力始终在不断变化,今天看抖音、明天看b站、后面看公众号、后天看微博。所以对于品牌而言,最难的,就是分析自己的用户群在哪,这部分流量核心关注点在哪,这是要花精力做足功课的。
只有确定好用户群,才能进入渠道的选择,去不惜一切代价,传递传播信息,去通过所有核心渠道的创新,深度影响他们。
四、对渠道要进行反复考量
简而言之就是,适合别人的渠道,未必适合你。以线下来讲,都知道商场的黄金位置人气高,但是如果按照投产比来算,就一定是最划算的吗?为什么那些在商场开小吃的店铺,很多不仅位置小,位置也偏呢。包括同样的是饭店美食,租金同样不菲,很多店家会选择开在商场附近而不是商场内。
这些都说明一点,人气未必就一定能转化成效果,渠道考量也是如此,没有绝对的好坏位置,最终还是要结合产品实际情况,选择可能更适合的投产比位置,才是最适合的。大家要多加深思,也许别人看不上的位置,机会就在这里。
五、永远不要停止思考
这是一个开放题,在不违法犯罪的前提下,可以利用其它任何手段和方式,不考虑现有的渠道,你能有办法,通过渠道的创新,让更多的潜在用户群发现你的产品吗?其实渠道创新真的没有想象中难,每个人都可以想出很多个,也不要急着否决渠道是否可用,可以逐步尝试,也许会为产品打开新天地。
最后,回归“内容+渠道+时机”,无论对于营销人还是对于品牌,渠道永远是在变化的,不要思维守旧。如果能有出其不意、并且十分适合自己产品的推广渠道创新,一定要努力尝试。要知道,同质化时代,如果每个品牌都以同样的内容、同样的方式去面向消费者,你的企业很难杀出重围。而对渠道的整合和创新利用,极有可能会带来亮点和效率的提升,并打动消费者,最终转化成实际销量,为品牌贡献更大价值,千万不要小瞧每一点点创新!